形态描述
雄性 额亮黑色,两侧暗棕色,覆金黄色粉被和黑色长毛;颜柠檬黄色,被淡黄色毛,正中具黑色纵条,两侧下部具黑条;后头覆灰白色粉被,上部毛黄色并混有黑色毛,下部毛白色,较短。复眼被极短稀的白毛。触角黑色,第3节长于基部两节之和;芒棕黄色,略长于触角第3节。中胸背板黑色,密被淡黄或棕黄色长毛,正中具1对淡色粉被纵条;小盾片柠檬黄至棕色,正中具暗黄色半透明斑,被金黄色长密毛,并混有黑色或褐色毛;侧板黑色,被毛黄色,前胸侧片、中侧片、腹侧片及侧背片各具不明显的黄白色或棕黄色斑。腹部黑色,被黄或淡黄色长密毛和黑短毛;第2-4背板各具1条黄色狭横带,该横带两端略扩大,中部狭中断;第5背板黄带宽中断;第3-5背板后缘黄色。后足转节具发达的黑色短粗突起,端钝,内侧具短粗黑色鬃;各足基节、转节黑色;前、中足腿节基部暗褐色,后足腿节褐色,腹面色暗;前、中足跗节暗色,后足跗节(基跗节除外)黑色,其余黄色;足毛淡黄至黄色,后足跗节全部被短粗黑毛,基跗节前侧具数列较长黑鬃。翅透明。腋瓣淡黄色,平衡棒黄至棕红色。
雌性 额宽,两侧具黄或黄白色粉被斑。中胸侧板毛白色至淡黄色。翅前缘色略暗。本种胸部侧板及腹部的斑纹大小、数目及形状均有较大的变异。
雌性 额宽,两侧具黄或黄白色粉被斑。中胸侧板毛白色至淡黄色。翅前缘色略暗。本种胸部侧板及腹部的斑纹大小、数目及形状均有较大的变异。
大小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标本信息
共检查14号标本:
北京(小龙门林场,1991.VIII.14-29,2 个)、河北(平泉光秃山,1500-1730m,1985.VII.30,1 个;小五台山,1200-2800m,1964.VIII.10-26,3 个;察哈尔杨家坪,1937.VII.5,1个;九峰山,1979.VII.24,1个)、四川(峨眉山,1800-2000m,1957.VIII.2-30,6个)。
北京(小龙门林场,1991.VIII.14-29,2 个)、河北(平泉光秃山,1500-1730m,1985.VII.30,1 个;小五台山,1200-2800m,1964.VIII.10-26,3 个;察哈尔杨家坪,1937.VII.5,1个;九峰山,1979.VII.24,1个)、四川(峨眉山,1800-2000m,1957.VIII.2-30,6个)。